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在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國新緊急行動,積極作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迅速打響。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戰(zhàn)“疫”中,國新人克服困難、主動請戰(zhàn),用行動彰顯了初心和使命,用堅守詮釋了責任與擔當。
“部分群眾自發(fā)為我們送來食品、口罩、體溫測試儀等物資,向我們表達感謝,這讓我覺得心里暖暖的,身上似乎也不那么冷了……”
面對疫情,沒有人是旁觀者,在抗擊疫情的路上,總有人伸出援手,也有人默默守護。
中文發(fā)集團下屬中印科院后勤部主任張浩,平日里就是園區(qū)人人稱頌的“熱心大管家”,所帶領的后勤團隊更是園區(qū)堅實的后勤保障,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fā),張浩深知責任在肩,毫不猶豫地沖鋒在前。
1月底,春節(jié)假期剛過,中印科院園區(qū)所在的翠微路二號院社區(qū)就打響了抗擊新冠肺炎阻擊戰(zhàn),但防疫前期社區(qū)人手不足,張浩聽聞便主動報名加入了社區(qū)防疫志愿者隊伍中,與社區(qū)工作人員共同把好社區(qū)防疫的第一道關口。
按照社區(qū)防疫工作統(tǒng)一部署,張浩負責每日站崗執(zhí)勤,檢查往來人員出入證明,對出入人員進行身份核查、登記、體溫檢測,并積極主動協(xié)助社區(qū)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出入檢查工作確實給社區(qū)群眾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不便,但是處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我們一方面要向群眾傳達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方式方法,尤其是面對年紀較大的群眾,要有耐心,”張浩說,“大多數群眾都很理解也很配合我們的工作,最讓我感動的是,執(zhí)勤期間,部分群眾自發(fā)為我們送來食品、口罩、體溫測試儀等物資,向我們表達感謝,這讓我覺得心里暖暖的,身上似乎也不那么冷了……”
在疫情防控期間,翠微路二號院地下污水管道老化陳舊,污水溢出造成很大的污染風險,在社區(qū)防控任務重人手少的情況下,張浩主動指導和幫助社區(qū)進行地下排污管道檢查疏通工作。
“園區(qū)內部也偶有污水管井堵塞的情況,我們后勤團隊也有一些經驗,所以就主動幫助社區(qū)進行排查疏通,當天上午調來抽污車,一共抽走了13車污糞,及時疏通了地下管井?,F在看來,如果當時污水冒出地面,除了污染社區(qū)環(huán)境,也有一定的病毒糞口散播風險。”
春節(jié)后的北京天寒地凍,迎來了兩次大規(guī)模降雪,張浩同志不畏嚴寒,堅守“陣地”,與社區(qū)工作者一起護衛(wèi)一隅平安。正是有著千千萬萬像張浩這樣的志愿者、社區(qū)工作者的堅守,才換來我們安心的宅在家里等待春天的來臨,才換來現下疫情形勢的向好。
“社區(qū)防控一線的人員更需要它們,我們自己遵守公司的安排減少外出,相應的就能減少防疫物資的使用,應該把它們留給更需要的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fā)生之初,國新融匯的聶國財通過在武漢工作和生活的同事了解到武漢地區(qū)缺少口罩等防護用品的情況,于是他二話不說,和愛人一起通過多種渠道,用一周時間籌措到了1400枚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希望先寄給同事,再由同事捐到其所在社區(qū),為社區(qū)防疫工作提供些許幫助。然而口罩到貨時,武漢已經采取了封城措施,相應的社區(qū)也采取了封閉管理,為減少同事出行、降低風險,經商議,這批口罩最終沒能寄送到武漢。
但聶國財和愛人并沒有打算就此留下這一批來之不易的防護物資或是將它們贈給親戚朋友,而是將口罩全部捐給了所居住的社區(qū)。有人問聶國財,隨著疫情的蔓延,北京也受到了波及,口罩也成了稀缺的必備物資,既然沒能寄到武漢去,你為什么不留下來以備不時之需呢?聶國財說,“社區(qū)防控一線的人員更需要它們,我們自己遵守公司的安排減少外出,相應的就能減少防疫物資的使用,應該把它們留給更需要的人?!?/p>
武漢雖然封城了,但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更隔離不了全國人民對武漢的牽掛。聶國財也沒有因為武漢封城而停下戰(zhàn)“疫”的腳步。他和愛人協(xié)助同學組織境外物資采購和募捐工作,個人捐贈護目鏡、防護服、手術用手套等醫(yī)用防護物資超過320件(套),截至2020年2月23日,有關募捐活動共捐贈防護物資超過8000件(套),目前仍在持續(xù)中。
為減輕政府部門和有關機構的工作負擔,上述募捐所購物資均直接聯系并捐贈至武漢科技大學醫(yī)院、華中科技大學協(xié)和京山醫(yī)院等疫區(qū)醫(yī)院和北京中日友好醫(y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等醫(yī)療機構。
“在戰(zhàn)疫面前,我是黨員我先上”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新文化子公司奧威亞黨總支的一名普通黨員秦素志,始終堅守在戰(zhàn)“疫”前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1月27日(正月初三),奧威亞山西辦事處銷售經理秦素志在接到用戶的第一個電話時,疫情防控進入緊要階段,但用戶要求高三學生要在初七進行網絡課程的直播。接到用戶的要求,他心里只有一個想法——全力以赴趕赴山西晉中市靈石縣靈石一中支持高三學子“停課不停學”。他早晨6點出發(fā),驅車近200公里到用戶要求的地點,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工作結束后,他沒有一句怨言。
通過秦素志的努力,最終在教室學生“不聚集”的前提下,通過奧威亞的“云直播”服務保障了教學工作,共為2000名學生,開了近50堂語數外等必修課程。
有人問秦素志,疫情來了,奧威亞能為用戶做些什么?秦素志非常明確、堅定地回答:“疫情期間,每個學生都沒辦法正常去學校上課,我能做的就是為區(qū)域教育局名師直播、網絡教研、緊急會議直播提供支持服務。”
在疫情面前,秦素志感到責任沉甸甸地壓在肩上。他對自己的同事說:“在戰(zhàn)‘疫’面前,我是黨員我先上,這是我用行動守初心、擔使命。為了讓用戶滿意,讓用戶放心,我得擔起奧威亞人的責任,擔起黨員的責任。用戶如有需求,我還會義無反顧執(zhí)行特殊任務?!闭f這番話時,他的語氣鏗鏘有力,眼神堅定真誠。
疫情期間,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不僅是秦素志一個人。說起身邊團隊的工作情況,秦素志說:“其實在我身后還有很多激勵我的同事,大年初三有一名同事就自告奮勇從太原獨自駕車到達靈石進行設備講解。我們相互鼓勵加油,心里既踏實又溫暖。”
“疫情面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抗疫情”
受疫情影響,延長的春節(jié)假期還沒結束,身在廣東辦事處的技術服務人員陳楚強就開始忙個不停,梅州、廣州、佛山、河源……廣東多地教育局為開展“停課不停學”向奧威亞提出了技術服務的需求。想用戶之所想,奧威亞早在1月28日就承諾疫情期間開展免費技術服務,陳楚強的職責正是為教育部門提供技術服務,幫助師生解決在線直播中遇到的困難。
陳楚強是奧威亞黨總支的一名普通黨員,疫情發(fā)生后,他沒有猶豫就返回了工作崗位,但疫情期間的技術服務開展并不像平時那么順利。陳楚強最初配合梅州市教育局的“共抗疫情,停課不停課”網絡教學活動的前期工作時,由于能夠協(xié)調到的技術支持人員不足,并且無法隨時提供現場支持,他只能不斷地通過遠程和電話指導的方式幫助用戶進行系統(tǒng)測試、調整。在技術服務上,距離并不產生美,遠程服務支持的困難可想而知。但作為專業(yè)人員,陳楚強心里明白關鍵時期做好服務對教育部門用戶的重要意義,他用更耐心、更細致、更及時的服務,響應用戶的每一個問題,盯緊每一個細節(jié)。
通過他的努力,梅州市教育局組織開展的“名師備考輔導網絡直播活動”,使用奧威亞的錄播設備及“名師直播支持服務”,短短4小時內觀課人次就已突破100萬,觀眾點贊達11萬。陳楚強的工作得到了梅州信息中心肖主任的認可,對他來說,用戶的肯定是最高的榮譽,是不竭的動力。
在奧威亞公司內部,大量的后方支持是陳楚強在前方開展工作的“靠山”,包括研發(fā)、銷售、客服、行政等各部門都在全力支持陳楚強的工作。正是無縫銜接的前后方協(xié)調配合,讓奧威亞的免費服務給了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讓學生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地獲得學習輔導?!罢嫘挠X得疫情面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抗疫情”,陳楚強由衷地說。
戰(zhàn)“疫”之下,人和人的物理距離遠了,但在面對同一個“敵人”時,“同呼吸共命運”的親朋、師生、同事之間,以及公司與用戶的心更近了、感情更近了。陳楚強覺得,作為教育企業(yè)的一份子,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只要教育用戶有需要,他就會隨時隨地做好技術服務的準備,特殊時期的技術服務雖然有曲折,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里,只允許有帶頭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赤誠之心,絕不允許私心!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病毒無情人有情,攜手并肩戰(zhàn)“疫”贏!相信只要我們同心協(xié)力,并肩奮斗,就一定能取得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最終勝利!